3月29日,苏能股份在沪市主板挂牌交易,这意味着“百年老矿”徐矿集团迎来141年发展史上的高光时刻,终于圆梦资本市场。这一突破也是行业的骄傲,成为全国煤炭行业近10年来首家完成主体上市的企业。百年煤企如何脱颖而出实现华丽转型?上市启新程,徐矿未来将如何布局?
五年冲刺圆梦上市
徐矿集团的前身是1882年由晚清重臣左宗棠设立的徐州利国矿务总局,是我国近代第二个规模化开采的煤矿。1883年,徐矿就募集商股、发行股票,成为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批股份制企业。改革开放后,徐矿积极响应号召,加入市场经济大潮。
“尽管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满载史册的成就,但徐矿人追逐上市梦的脚步从没停歇过。”徐矿集团党委书记、董事长,苏能股份董事长冯兴振说,在时代变革大潮中,徐矿人总是勇立潮头,奋勇争先。特别是“十一五”时期以来,徐矿人为上市梦努力奔走,先后两轮启动上市,但受多种因素影响,始终未能如愿。
2017年,徐矿集团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明确提出:实施苏能股份混改上市,是徐矿集团走向资本市场、建设现代企业的迫切需要,一定要实现徐矿几代人的“上市梦”。
随后,徐矿集团专门为上市而设立的专业化公司——苏能股份向上市目标发起冲锋,并最终用3年时间跑出了“徐矿速度”,创造了“徐矿奇迹”。
2018年,苏能股份成为江苏省首批国企混改试点单位;2019年,确定了“混改+上市”的实施路径,明确了资产重组、股权转让、推动上市的“三步走”计划;2020年,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资产重组和审计评估,完成7家战投混改,成为当年江苏省属企业混改“第一单”;2021年,进入首发上市推进阶段,高效率完成上市材料申报;2022年,成功进入中国证监会处于审核状态的沪市主板拟上市企业名单;2023年2月15日,苏能股份上市核准拿到了批文。
奋斗底色是徐矿集团的不变亮色。冯兴振说:“对于今天的徐矿人来说,推动苏能股份上市不仅仅意味着增添高质量发展动能,更象征着一代又一代徐矿人对初心的坚守、对梦想的回归、对圆梦的执着。”
求存求变塑行业典范
面对老矿区转型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,徐矿集团执着上市的背后,不仅源于对传承辉煌历史的渴望,更是来自求存求变的危机意识。
冯兴振介绍,徐矿集团新一任领导班子通过“走访转”汇聚智慧,聚焦主责主业推进产业转型,确定了以煤电化为主体,以盘活人才、技术、品牌等无形资源和开发土地、房产、铁路等存量资源为两翼的“一体两翼”发展路径,推动企业迈上良性发展道路。
变“关井走人”为“基地再造”。在国内富煤省区及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开发布局,“陕煤入苏”“蒙电送苏”“晋焦入苏”“新疆煤电化”和“‘一带一路’能源服务”六大能源基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,解决了产业接续难题,新增煤炭产能1210万吨、电力权益装机容量564万千瓦,增幅分别达86%和73%,创出煤炭老工业基地转型样本。
变“人员包袱”为“创效财富”。以技术和管理为主的服务外包产业走向国内8个富煤省区及“一带一路”沿线6个国家,拥有项目36个,创收超100亿元、创利超10亿元,安置职工超万人,创出关闭矿井重生样本。
变“采煤迹地”为“绿水青山”。累计投入资金50.77亿元,协同地方政府治理采煤塌陷地22.4万亩,盘活存量土地6236亩,建成一批乡村振兴样板、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,创出衰老矿区生态修复样本。
资源枯竭型企业转型重生的“徐矿之路”,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成功实践。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梁嘉琨高度评价:“百年老矿焕发出新的青春和活力,已经成为全国煤炭行业老矿区转型升级的示范。这不仅是徐矿集团四万职工的骄傲,更是全国煤炭行业的荣幸。”
做江苏能源安全的“压舱石”bt365体育在线投注_bat365标准版_bet28365365
根据招股说明书,苏能股份本次上市募集资金42.57亿元,其中拟投入30亿元建设“江苏能源乌拉盖2×1000MW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项目”。
江苏能源乌拉盖2×1000MW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是苏蒙两省区首个重大能源类合作项目,是“锡盟—泰州”±800kV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重要支撑电源点,预计2025年底建成投产。经测算,该项目投资回收期为10.89年,项目全部投资财务税后内部收益率为9.03%。
冯兴振介绍,锡林郭勒盟地广人稀,煤炭资源丰富,开发条件优越,适宜大规模开发建设煤电基地。项目建设符合能源流基本格局,符合国家倡导的优先建设坑口大机组的产业政策,变输煤为输电,在满足当地自身用电需求外,可以弥补我国“三华”地区的能源缺口,对于苏蒙两省区增强能源供应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。
对苏能股份来说,该项目建成后能够提升自身装机容量,增加收入及利润水平;可以积极融入内蒙古,在提升保障江苏能源安全能力的同时,进一步拓展徐矿在富煤地区的业务版图和发展空间。
“徐矿将以能源保供走在前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、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走在前、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走在前以及促进共同富裕走在前,走高质量发展之路。”冯兴振表示,未来,他们将继续把服务江苏能源安全保障作为核心功能,把推进绿色转型、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核心任务,把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作为核心目标,着力打造“一核、两链、一体系”现代新型能源产业体系,高质量建设“六大能源基地”,推动核心主业稳产高效、营收规模稳健增长、效益水平稳步提升,建设共同富裕国企示范区,争当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。